一、全球各國政府都在注重對平臺經濟加強監管
當前,全球各國政府對平臺經濟的監管態度都有非常大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平臺經濟在數字時代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在數字時代,通過網絡和數字技術形成了一個網絡空間(cyberspace),人們可以在該空間中開展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活動等,把人類活動擴展到了除了陸、海、天、空的第五疆域。現在特別流行一個新的概念叫“元宇宙”,它所描述正是這種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相互融合的狀態。在這種融合的過程中,平臺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大型平臺、頭部平臺,不僅起到了連接人們進入網絡空間橋梁作用,更是在網絡空間開展各類活動的主要載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歐盟把它稱為“守門人”的角色,美國新出臺的法案也把它稱為主導型平臺或者廣覆蓋平臺。正因為處在關鍵的位置上,平臺對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是經濟生活,包括政治選舉,還有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消費、社交等方面,都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平臺所掌握的海量數據以及智能算法,可以對特定的個人、企業以及事件產生異常強大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因此,歐盟、美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案來加強對平臺經濟的監管。歐盟繼早些年推出《通用數據法案》后,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推出了《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美國則是于今年6月份一起推出《終止平臺壟斷法案》等五部法案來加強對平臺經濟的監管。
中國今年被稱為平臺經濟的監管元年,也不斷出臺各種政策來對平臺進行從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到個人數據保護、國家層面數據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今年上半年,針對數字平臺的反壟斷監管也在持續加強。今年2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印發并實施《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對數字平臺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提出明確規范要求,為監管提供方向指引。在數據保護方面,今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8月,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加強平臺經濟監管的趨勢,它實際上體現出平臺在生活當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二、平臺互聯互通問題的實質:流量數據的互補價值與資本屬性的沖突
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流量數據有很大的關系。中國目前比較發達的平臺還是消費領域的互聯網平臺,最重要的數據要素是流量數據,這也是各家平臺爭奪、比拼的主要數據。流量的一般定義就是訪問量乘在線時長,包括在一段時間之內用戶的訪問量以及用戶在這個網站上所待的時長。從數據的角度來看,流量是有關用戶的多種數據合體,或者說是用戶的綜合數據:包括用戶的行為數據、瀏覽數據、搜索數據,也包括居住地點、手機信號、公司所在地等個人敏感信息。因此,這些流量數據中蘊藏著大量的商業價值,平臺之間互聯互通實際上會影響流量的配置。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我國成為了流量資源大國。中國電信基礎設施的普及和通信技術的迭代升級助力了移動互聯網的形成,給消費互聯網平臺帶來了巨大的用戶流量。我們隨身攜帶手機就增加了在線時長,也極大增加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人數,這樣一來,在移動互聯網出現以后,平臺經濟的流量價值開始凸顯。但是經過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用戶增量已經趨于飽和,在線時長也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數值,根據2021年9月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手機網民規模為10.07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6.9個小時。這意味著整個中國流量的資源天花板已經觸達到了。
但是,流量資源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大量的用戶聚集在少數壟斷性平臺企業。比如,百度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百度用戶規模突破10億,百度App日活躍用戶達到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根據《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帳戶數達12.025億;根據字節跳動官網數據,截至2020年1月,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4億。流量本身是多種要素的組合,數據要素最大的特點是在價值上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所謂互補性,就是指多方數據放在一起可以發揮更大的協同價值。但是在中國,平臺資本利用流量優勢進行無序擴張。大家之所以愿意接受阿里的投資、愿意接受騰訊的投資,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這些平臺掌握的資本,而在于產業資本,特別是平臺企業具有巨大的流量優勢。這種流量的價值化,或者流量的資本化和流量本身的互補性實際上是產生矛盾的。因為流量的互補性意味著流量在各個平臺之間能夠自由地流轉,而流量的資本價值使得各家平臺都希望把流量攥在自己的手上。因此平臺之間會相互屏蔽,會相互減少鏈接。比如某短視頻平臺一開始做電商的時候是允許鏈接跳轉至淘寶的網站上,帶貨主播在該平臺上做廣告,但是購買環節還是在淘寶上完成。但是現在該平臺也要開展電商業務,于是開始屏蔽掉淘寶鏈接。這其實就是出于流量競爭的考慮。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把流量的互補價值和資本屬性進行有機結合。
在今年9月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據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介紹,7月份,工信部啟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屏蔽網址鏈接是這次重點整治的問題之一。此前工信部已指導相關互聯網企業開展自查整改,但是,部分互聯網企業對屏蔽網址鏈接問題的認識與專項行動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工信部召開了行政指導會,要求企業按照整改要求,務實推動即時通信屏蔽網址鏈接等不同類型的問題,能夠分步走分階段得到解決。事實上,流量在不同平臺之間的流轉,通過互補性所產生的價值是要高過通過壟斷流量進行資本擴張所帶來的收益。
如果平臺之間允許流量互相轉換,某個平臺上的商戶可以從其他平臺上導入外部流量,由于流量數據的互補性,這種外部流量會在較大比例上轉化為平臺的公域流量。平臺的公域流量又可以通過流量的分發機制,給其他的商戶帶來更大的利益。既然流量是有價值的,而且流量有互補屬性,越是流轉越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們與其關注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或者是相互屏蔽的問題,不如進一步考慮如何規范流量市場的問題。
三、健全流量市場結算體系是平臺互聯互通的根本舉措
目前,不管是淘寶上做電商、在微信里面做微商,還是在抖音上面做直播,對流量有著巨大訴求。而且已經自發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流量市場,有大量進行流量分發的工具。但這個市場是一個比較不規范的市場,存在流量造假、流量劫持、或者是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甚至以低俗內容來吸引用戶注意力等。因此需要重視流量市場的規范性建設。其中,建立比較健全的流量結算體系應該是關鍵之舉。如果現在只是靠行政命令讓這些平臺之間流量相互流通,流量的流轉一定是不暢通的,因為流量具有非常強的資本屬性。當年電信領域,移動、聯通、電信也是不愿意互聯互通的,在工信部的努力之下它們進行互聯互通,但是同時引入了網際結算的市場化機制,使得這些電信企業之間愿意相互兼容。因此,建立起比較健全的流量結算體系,規范流量市場的發展,讓市場機制在流量要素的配置中發揮關鍵作用,是平臺開放和流量順利流轉的根本舉措。
其次,流量互轉的時候可能會涉及到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目前如果只是開放外鏈,當遇到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到底是接入的企業承擔責任還是放開的企業承擔責任?這里的責任界定是比較模糊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數據流量開放過程中把個人信息保護和互聯互通問題做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這也會鼓勵一些企業進一步開發數據的加密技術,做到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即數據可以使用,但不知道來源和用戶的隱私。這樣一來,通過鼓勵平臺之間的數據開放,也會帶動這些相關領域的數據技術的進一步開發使用,可以更好地推動人工智能和產業互聯網所需的數據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表明,當建立起規范的流量市場后,不僅會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以及企業的商業機密,也會促進相關領域技術創新和創業行為,更好地打造數字經濟的生態系統,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