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又稱“職業枯竭”,是指個體因不能有效地緩解工作壓力或妥善處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身心疲憊的狀態,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不同,它緣自心理的疲乏。職業倦怠引發員工工作態度消極、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率增加、離職率增加,從而大大影響了企業績效,日益引發管理者的關注。 通過講述、實操、冥想、催眠、體驗、心理劇等方式,融合完形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神經語言程序學、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的相關技術,配以現場心理輔導, 《職業倦怠與有效干預》心理訓練營將幫助您: 1、科學認識職業倦怠,建立有效處理職業倦怠的認知基礎; 2、掌握方法,自我滋養,放松身心,舒緩工作的壓力感受; 3、學習運用理性情緒療法,隨時調整信念,感受工作的快樂; 4、學習運用價值技術,增加工作的正面價值,引發正向驅動力,快樂工作; 5、從心理學角度重新認識目標,重啟工作激情; 6、掌握方法提升內心力量,緩解心理疲乏; 7、學會悅納自我,讓愛流動,并運用自我催眠技術補充被消耗的內心能量。
前言:心理-績效金字塔
**單元、職業倦怠的認知基礎
1、科學解讀職業倦怠
2、職業倦怠的特征
3、職業倦怠的主要來源
4、應對職業倦怠的6R策略
目的:科學認識職業倦怠,建立有效處理職業倦怠的認知基礎。
第二單元:調節情緒、擁有隨喜心
一、解讀情緒、接納情緒
1、情緒的內涵
2、面對負面情緒的正確心態
二、調節情緒的技巧
1、學與練:情緒表達的四個核心途徑
2、學與練:有效宣泄情緒
3、學與練:身心互動技巧
目的:快樂是一種能力,快樂是生產力,掌握消除與淡化情緒的技巧,當情緒出現時,能夠從容面對,當下有效調整,擁有一顆隨喜心。
第三單元:自我滋養、放松身心、舒緩壓力
1、辦公室壓力脫敏方法:靜心呼吸
2、辦公室壓力脫敏方法:冥想,放松心靈
3、辦公室壓力脫敏方法:被動式放松
4、減壓的營養與運動策略
目的:掌握方法,自我滋養,在辦公室即可放松身心,舒緩壓力。
第四單元:運用信念技術、感受工作的快樂(理性情緒療法)
一、尋找導致職業倦怠的局限性信念
1、認識信念與職業倦怠的關系
2、尋找職業倦怠背后的限制性信念
練習:尋找限制性信念:是哪些個人信念引發職業倦怠
二、提升信念、化解職業倦怠的方法
1、破框法、環境換框法、意義換框法
2、學與練:提升限制性信念
3、建立積極的思維路徑,打造陽光心態,感受工作的快樂
目的:掌握方法,了解哪些信念阻礙了自己的快樂感受,引發了職業倦怠;掌握改變或修正信念的方法,打造陽光心態,快樂工作。
第五單元:運用價值技術、快樂工作
1、認識價值—內心的驅動系統
2、正面價值與負面價值的推動力
3、化被動動機為自我動機
4、工作的三個認知層次:工作、事業、使命
5、價值運用技術:增大價值、創造價值、轉移價值
目的:人總在驅樂避苦,運用價值技術,增大、轉移或創造工作中的價值,于快樂間享受工作、化解職業倦怠。
第六單元:運用目標的力量,重啟工作熱情
1、運用格式塔的力量,啟動內心動力和能量
2、打開網狀激活系統,讓潛意識為目標達成創造條件
3、愛上目標,重啟工作熱情
目的:懂得如何運用目標的心理力量,動啟內心的動力和能量,重啟工作熱情。
第七單元:增強內心力量、緩解心理疲乏
1、提升內心力量的方法:悅納自我,接納他人,同意過去,讓愛流動
2、心理繪畫練習,找尋潛意識的自我形象
3、催眠體驗:意念的力量
4、自我催眠的工具:斷言,讓心的變化走在行為的前面
5、愛的方程式
6、悅納自我、讓愛流動 (人本心理學技術)
目的:掌握方法悅納自我,讓愛流動,增強內心力量,運用自我催眠技術,補充被消耗的內心能量,緩解心理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