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11年在全球最早推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換道先行使得我國企業贏得了寶貴的6—7年時間窗口,贏得了難得的先發效應,保證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快速發展,客觀上是我國主導了的這樣一場波瀾壯闊的全球汽車革命。”9月23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2022在武漢經開區舉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演講中表示,眼下,這場汽車革命還在進行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問題,需要企業和政府把握住機會,以實現汽車強國為目標,共同努力、穩步前進。
陳清泰說,這次汽車革命不是孤立進行的,與它并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撐這場汽車革命的,是移動互聯網、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必須把未來的汽車放在一個更大的范疇,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評估它的發展前景,部署它的未來。
“與傳統汽車相比,智能網聯汽車的屬性變了、定義變了、內核變了、邊界也變了。”陳清泰認為,隨著汽車革命向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技術公司加入其中,使得汽車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服務軟件越來越豐富。汽車,正在由一個典型的機械產品轉化為機械產品基礎上的電力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電子信息高科技的數字產品。它是一個從A到B的移動機器,它更是一個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產品的一種智能終端。
陳清泰說,電動化良好的行走性能仍是未來汽車的基礎,但這只是這場汽車革命的序幕,一度人們擔憂的充電難、續航短、不安全等問題正逐漸成為過去,而深度改變經濟社會的是汽車的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最終應該實現智能汽車、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協同融合。
“蘋果公司2021年9月發布公告,它的電動汽車生產準備已經在進行。汽車將會被數字化,傳統的汽車將會在根本上喪失競爭力。”陳清泰指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開始,未來的汽車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儲能電池、智能駕駛、智慧座艙、智能底盤,甚至商業模式等等重要方面,仍處于創新突破和迭代進步的過程之中。中國的企業和政府絕不能滿足現狀,更不能止步于此,必須以足夠的研發投入確保產品和企業保有持續較強的技術支撐能力。
他認為,汽車強國的底層是零部件強國。汽車屬性和定義的變化是傳統汽車零部件體系的50%以上,正在面臨重構。“未來汽車的新物種使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疇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電池、電機、電控、功率半導體到網聯化、智能化設計的芯片系統軟件、計算平臺、視頻傳感器、激光雷達、控制器、執行器到車載控制系統、高清地圖、互聯網通信、云控平臺、AI算法和軟件硬件等等,都成了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清泰表示,當前這個產業鏈還在建設之中,壁壘尚未形成,必須超常規重視供應鏈重構的機會,抓住這個機會窗口,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解決“卡脖子”問題,改變我國在汽車產業核心競爭中的空心化局面。
“在網聯化、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等方面,我們都處在全球第一梯隊,廣泛的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是走向成功之路。”陳清泰說,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銷將達到1500萬輛,保有量達到8000萬輛,新車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達到70%。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需要政府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要把汽車、能源、通信、交通出行、城市作為一個整體,以新的理念把他們放在高技術和數字化的基礎之上綜合考慮,實現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有序推進。其中,打破壁壘、開放市場,鼓勵跨學科、跨產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的交流與合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