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員工按職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端正工作態度;解決工作誤區;學會如何與上下級合作以及溝通等相關觀念與技能;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
全員職業化建設培訓推廣
二十一世紀的企業正面臨著市場高度細分、多元化與品牌化經營的競爭,也面臨生存的威脅和發展的困惑。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根據“管理圍棋九段論”,文化管理和戰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至高境界,而以教育和培訓為手段全面提升全員素質則是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和實現企業戰略的有效手段。可惜的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教育培訓集中在知識和技巧方面,而忽視了員工素質的提升。實際上,員工除了需要掌握崗位操作技能外,更要提升自身的職業化修養,這是解決企業員工問題的根本所在。
開展全員職業化建設旨在培養員工按職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全面提升全員的能力素質和職業化水平,使他們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觀念、行為符合職業化標準,加強執行力,強化職業道德,增強員工忠誠度,為實現企業愿景和長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們將著重培養員工:職業化的態度、觀念、思維、心理、知識和技能。
分析表明,員工職業態度的轉變和對企業文化的融入、公司經營理念的理解、專業技能的掌握直接決定工作質量;對工作方法的掌握直接決定著工作效果;企業員工的執行力度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速度!因此,我們的課程特別針對以上情況來確定培訓主題,協助企業全方位提升全員職業素質!以實現企業與個人共贏的目標!
我公司在多年的企業咨詢及深度培訓實踐中,對企業員工職業素質提升訓練有深入地把握,在本課程設計中能夠充分考慮到企業員工的思維特點和慣性缺陷,大力培養員工正確的工作方法,提高積極的職業心態和修養,樹立愛崗敬業的思維習慣,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我們在考慮貴企業行業特點及員工素質的基礎上設計《全員職業化建設》課程,并由相關職業背景的高水平講師進行講授,希望**我們共同的努力和真誠的合作,為企業員工職業化素質提升提供有益的幫助!
——管理者角色錯位,忙而無效。許多管理者未經過一定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就已經“跑步上崗”到管理崗位,提升到新的管理崗位后依然習慣于原來熟悉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總是喜歡越俎代庖,不知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高素質 強動機≠高績效。不少員工自身素質相當不錯,而且也有強烈的愿望把事情做好,可對于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正確卻知之甚少,沒有或沒有資料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使工作更容易達到目標,更容易成功。
——同樣的錯誤在公司內犯了無數次。工作中出錯誰都難免,但是同樣的錯誤犯多次卻是不能容忍的。在企業中,這種無法容忍的事情卻不少見,因為員工沒有有意識的去總結出錯的原因,公司也沒有相應的機制要求來保證員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造成同樣的錯誤在公司犯無數次,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浪費公司資源。
——成功的工作經驗沒有在公司內有效傳播。目前很多企業對發展過程中的一點一滴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沒有**一種機制來系統地進行總結與管理,沒有一些規范的操作指導書來指導員工工作,相同的業務工作也沒有相應的工作模板以供參考。每個員工到位后要自己摸索,每項業務都得從頭做起,整體工作效率自然會下降,企業經驗浪費很嚴重,甚至失去市場機會。
——一件工作經常被要求反復做多次。造成有時間一次一次地修改,卻沒時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的原因有很多,是否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主管是否說清楚了工作要求?應當如何下命令?部門之間的溝通充分嗎?有沒有例行的溝通制度?
、企業員工職業化根源探討
——從企業發展歷程角度:中國企業未受工業化洗禮,員工缺乏基本的職業化意識。
——從文化和價值觀角度:崇尚“為官”,缺乏對技術的尊重。
——從勞動力培訓角度:偏重知識與考試,缺乏技能與素質培養。
——從行為習慣角度:重概念、重實質、重感性,缺乏對程序、方法和數據的興趣。
三、解決對策:
——保持以敬業為導向的職業態度。掌握公司興亡我有責任、服從沒有任何借口、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
——樹立以價值為導向的職業觀念。掌握正確的工作價值觀、效益觀、學習觀、危機、協作、競爭、創新等職業觀念。
——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職業思維。掌握系統思維方法,突破思維障礙,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出現問題從自身找原因、著眼于全局思考問題以及樹立有主見的職業思維。
——擁有以成功為導向的職業心理。學會自我激勵、情緒控制和承受挫折等職業心理。
——學習以實用為導向的職業知識。掌握實用的經濟、管理、服務、本專業須掌握的知識以及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發展動態資訊等相結合的普通、專業、社會知識。
——掌握以專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掌握思維習慣、工作方法、領悟能力、商務禮儀、溝通技巧、企業內部關系、時間管理等相關操作、心智、社會交往技能。
四、職業化建設的步驟
實施培訓階段——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化態度、觀念、思維、技能、心理素質培訓,全員參與。
制定規范階段——咨詢人員、培訓師**分析企業各類崗位的職業特點及職業化要求并進行調查訪談,編寫員工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行為標準;設計企業職業化教導的宣傳策略、工作計劃、工作流程、組織管理、落實措施;從而制定出《員工職業工作規范手冊》、《管理人員職業工作規范手冊》,人手一冊,組織學習掌握。
考核過渡階段——組織全體員工閉卷考試,考試范圍為培訓內容和職業工作規范手冊內容,對不合格者按規定處理。
試 行 階 段——設計《員工職業行為稽核表》,組織職業化規范推廣小組,對單位、部門員工職業規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解決。
執 行 階 段——嚴格執行職業工作規范,對違反職業規范造成企業損失的,予以嚴肅處理,員工的職業素質、行為納入到日常考核。
五、全員職業化建設培訓
該系列課程基于具體工作實踐,與員工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課程生動活潑,教學思路以大量的案例分析、課堂練習為主線,**漸進式的訓練與體驗,深入剖析現象背后的實質,有針對性的解決觀念、思維、操作上的誤區與盲點,協助員工發現、總結正確的工作方法,引導員工用于實際工作,同時輔于精煉的講授,授課方式充分考慮成年人的學習習慣和接受方式,授課風格幽默風趣、互動程度高。
為增加課程的實操性與針對性,項目確定后,授課講師會親自前往企業,與企業領導溝通現有員工在工作中缺乏職業化的內容和程度,以便講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有重點的突出,授課過程中加強,并將企業理念有效的融入、貫穿到培訓過程中。
課程題目 | 全員職業化建設 | ||
開班形式 | 內訓 | 培訓時間 | 2天,12課時 |
適用對象 | 全體員工 | 培訓講師 | 陳致諺(臺灣)、熊彬、李頤 |
培訓形式 | 講授與訓練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 | ||
課程目標 | 培訓員工按職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端正工作態度;解決工作誤區;學會如何與上下級合作以及溝通等相關觀念與技能;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