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效果為導向的職場溝通技巧》
講師:王穎
課程背景:
現代企業,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企業上下級之間,以及對外交往的各個方面,管理、計劃、組織等工作,都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來維持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行。
對企業內部而言,人們越來越強調建立學習型的企業,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業內部溝通交流是成功的關鍵;對企業外部而言,為了實現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與優勢互補,人們更需要掌握談判與合作等的溝通技巧;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卻常常橫隔著一道道無形的“墻”,要么出現浮皮潦草的“應付溝通”,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要么出現“針鋒相對”的掐架式溝通,內耗傷神……,長此以往,企業溝通的渠道將會堵塞,信息不暢通,感情不融洽,關系不協調,進而影響到工作,甚至影響到企業的未來。
《以效果為導向的職場溝通技巧》以后現代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從理解六層次角度聚焦企業溝通中的關鍵點,直擊問題核心,內調思路狀態,外有方法策略,增加溝通雙方的選擇,以三贏為前提,高效溝通,實現目標。
課程收益:
學會識別溝通中容易卡住的三個“死角”并能有效預防;
打破溝通中的局限性信念,識別語言背后的真實需求,提升溝通效果;
練習多線思維,凡事都能找出三種以上的解決辦法,方法多證明能力強;
運用“五步溝通策略”先跟后帶實現三贏溝通。
培訓時間: 2天(12課時)
培訓對象: 企業員工,中高層管理人員
培訓方式: 視頻賞析、行動學習、游戲、案例分析、小組研討、講授
培訓人數: 20--40人
場地要求: 空間足夠大、桌椅可以移動、可供張貼海報的墻面
物資要求: 馬克筆每組1套、海報紙(60cm*90cm)50張、便利貼每組2本?A4紙一盒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直面溝通中的“瓶頸”
案例分析
視頻:一元錢離婚
案例:少廢話
案例:請您解釋一下
案例:頭疼睡不著
說說看,你遇到過哪些讓人“抓狂”的溝通?
同事中……
客戶中……
供應商中……
陌生人中……
這樣的溝通,怎么“破”?
以效果為導向的職場溝通密碼——【335】
1?安裝溝通“防火墻”——3
2?識別溝通死角,增加選擇——3
3?有效溝通策略——5
第二單元 安裝溝通3道“防火墻”
沒有沖突,只有不同觀點
練習:換“腦”思考法
互動:有何感受?有何啟發?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強調道理正確而做不出“效果”,是自欺欺人
沒有兩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道理就是對錯,要穿越“對錯”看效果
沒有效果的道理沒有意義
練習:你怎么看?
情緒是信念的投影
案例:你被人用雜志打了一下
2? 對溝通中情緒的誤解
在溝通中讀懂對方的情緒的好處
練習:挖掘情緒背后的正面意義
綜合練習:安裝溝通“防火墻”
第三單元 識別溝通死角,增加3種選擇
一、溝通死角之一:情緒
1? 識別情緒
練習1:列出30個情緒形容詞
練習2:感受情緒
管理自我與他人情緒
練習1:抽離法
練習2:感性復述回應
二、溝通死角之二:信念
什么是信念
什么是局限性信念
3? 三種方法破除局限性信念
練習1:意義換框法
練習2:環境換框法
練習3:二者兼得
4? 綜合練習
三、溝通死角之三:身份
1? 體驗:不同身份對溝通的影響
2? 練習:身份重新定位
案例分析:永遠吵架
第四單元 “先跟后帶”的溝通策略
建立關系
練習1:眼神連接
練習2:和諧氣泡
練習3:上堆語言模式
還原事實
練習1:寫事實
練習2:區分事實、演繹、結論
練習3:還原事實
理清情緒
練習1:聆聽對方“情緒”的能力訓練
練習2:用同理心共情對方情緒
發掘價值
練習:發掘行為背后的價值
找到方法
練習:N種方法去北京
六:綜合練習“先跟后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