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不學習無異于慢性自殺!企業內部培訓師的打造為企業節省不少培訓費用,同時經過培訓后,企業員工整體水平提升,也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的效益。于此同時,企業對外聘職業培訓師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課程時長】
3天2晚——5天4夜
【課程風格】
講授 案例 視聽 實操 研討 游戲 分享 問答 工具 PK等
【課程收益】
? 學會培訓的調研、設計及開發
? 熟練地展示某一課程模塊
? 熟練使用不同的教學法穿插
? 懂得控場處理
? 語言表達幽默、流暢,有金句
? 懂得與學員及教輔人員的互動溝通
? 大幅提升學員滿意度
【課程內容】
第一篇:心美——培訓師的靈魂
一、意境催眠:自我剖析
二、討論:培訓的真諦
三、自身的特點、角色與定位
四、培訓師的心態與使命
五、自我重塑——建立新習慣
六、入課宣言
七、分組并進行小組團隊建設
八、塑造培訓師自我介紹的方法
第二篇:形美——更相信看到的
一、態勢語言的含義、作用
二、培訓師的著裝要求
三、授課中的面部表情
四、培訓師站立的姿態
五、授課中的體態動作
六、授課中的手勢
七、課堂禮儀
第三篇:音美——先聲奪人的力量
一、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一:語言標準化的訓練
二、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二:語言多變化的訓練
三、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三:語言激情化的訓練
四、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四:語言通俗化的訓練
五、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五:語言口語化的訓練
六、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六:語言簡潔化的訓練
七、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七:語言幽默化的訓練
八、授課中有聲語言訓練之八:語言風格化的訓練
第四篇: 意美——內容好才是真的好
一、 課程的調研、開發與設計
二、 教案及學員手冊的編寫、PPT的制作
三、 教學輔助工具的使用
四、 課堂的開場、主體與收尾
五、 授課中的語言表達訓練:
1、大腦思維訓練
2、三X語言邏輯性訓練
3、即興說話訓練
4、萬能說話套路訓練
5、如何充實說話的內容:
? 形容詞、副詞法
? 修飾手法訓練
? 7W法訓練
? 五個100訓練
六、不同授課技巧的訓練與比較
七、作業布置和課下輔導
八、課程中的時間控制、內容銜接、課程管理
九、課程中及后期評估
十、與學生、助教、教輔的溝通
1、聽說讀寫的訓練
2、課外的聯絡
3、充滿著愛
十一、培訓師的常用百寶箱及落地工具配套
第五篇:境美——于無聲處聽驚雷
一、 課堂中的互動技巧
1、 如何讓學生鼓掌
2、 如何讓學生舉手
3、 如何向學生提問
4、 如何回答學生提問
5、 如何制造共同語言
6、 讓學生跟我說、跟我做
7、 迅速點燃學生激情的活動方案
8、 如何進行小組討論
9、 如何激發比賽競爭
10、如何進行意境催眠
二、 課堂中的控場技巧
1、 如何解決課堂上的主觀失誤
? 大腦忘詞
? 說出錯誤的話語
2 、 如何應對課堂上的客觀意外
? 學生沒興趣
? 有人打瞌睡
? 亂
? 講話的人多
? 有人起哄
? 鼓掌時間過長
? 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冷場
? 上課時學生隨便進出
? 打手機或手機響
? 學生比你更了解知識
? 學生跟老師調侃
? 學生唱反調和砸場
? 學生偏題發言
? 學生有不同意見
? 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
? 學生曠課遲到甚多
? 如何回答回答不了的問題
第六篇:獻給老師的珍貴禮物——結業考核與信息反饋
一、 答疑解惑。
二、 每人5——15分鐘的授課展示(主題自定),王老師逐一輔導、點評,并評出最佳授課獎。
三、 評選出最佳X獎。
四、 全體學員進行匿名建議反饋。
五、 全員合影留念。
【課程說明】
? 本課程注重實用性,以幫助學員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教學包括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明線為提高培訓師課程質量的方法講授,暗線是以該課程本身為一個大的案例進行剖析。
? 為保證學習效果,建議學員人數不宜太多。
? 希望學員在入課時,穿上TA認為的比較適合講課時穿的衣服(無統一標準),自備小鏡子一個。
? 教室有音響、投影儀,有一定的活動場地;大白紙若干張、記號筆紅、黑、藍各三支,板擦一個;蠟燭若干(至少每組一個),火柴一盒;實惠的小禮物若干(用于獎勵積極的學員),獎狀三份(最佳教學獎、最佳活躍獎、最佳好人獎);紅色條幅一個,內容為“XXX王牌TTT特訓營”(掛在教室增加學習氣氛,并用于合影留念)。
? 如果能配備一個主持人更好(無需全天候,第一天課程開場時比較重要)。
? 由于人數較多,為保證每位學員的練習機會,并促成互相競爭協作的積極學習氛圍,同時為了加強貴單位培訓師的溝通,懇請貴單位協助進行分組,每組人數6——8人,根據總人數而定。請盡量將不同級別、不同職務、不同專業、不同年紀、不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地域的學員分在一組,并保持各組的均衡。
? 建議采用互動式、體驗式、實戰式教學,如果學員絕大部分不能適應,亦可做相應調整。
? 本大綱僅供參考。具體教學內容、重點,將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