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管理》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 《精益生產管理》
〖課程時數〗 3天版課程
〖培訓對象〗 公司經理、總監及車間主管等管理人員
〖課程緣起〗
源于20世紀80年度日本豐田成功實施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快速壓制美國汽車制造業,引起世界范圍內管理學家對精益管理模式的研究,終于在1996年James Womack和Daniel Jones的Lean Thinking一書中將精益生產方式的經驗轉換成理論和一套系統的管理模式。精益化精神的核心是消除浪費,以越來越少的投入(較少的人力、較少的設備、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場地)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同時越來越接近用戶,提供客戶確實需要的東西。
精益管理從確定顧客價值(customervalue)、識別價值流(value stream mapping)、價值流動(value flow)、拉動(Pulling)、盡善盡美(Perfection)五原則的全新理念厘清管理過程,最大限度消減浪費、增加價值。
〖課程收益〗
1、《精益生產管理》課程將帶您一窺豐田生產系統之緣起、內涵及各種工具與手法的應用之妙,快速理解精益管理的精髓。
2、透過學習,使學員對精益生產有比較全面與深入的了解,并能解決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指導、討論、團隊活動,可以幫助你發現生產過程中潛在的與浪費,來消除浪費的根源,持續改進。
3、具備推行精益生產的知識與實戰技法,以及書本上比較少介紹的實戰操作經驗。
4、幫助學員較系統地理解精益思想、幫助學員初步了解精益制造系統,及其常用工具。
5、使全部生產流程的改善透明化,替代只實現單一過程的改善,給操作員、工程師和管理者提供一個共同的語言和工作程序,來進行持續改善。〖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精益生產概述
精益生產的起源
1.1福特的管理模式
1.2豐田的精益應用
1.3“精益”二字來源
1.4精益思想
2. 我們為什么要實施精益生產
3. 初步的浪費識別(實戰分析)
4. 發現浪費
◆案例分析:庫存與交貨期
第二單元、如何實施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局部實施的案例分析
應如何實施
① 明確對價值的看法
② 明確每個產品系列價值流的所有工序,消除非增值的工作
③ 讓創造價值的各工序連接更緊密,以均衡運轉至客戶
④ 讓顧客來拉動生產活動
⑤ 持續改善,盡善盡美
◆案例分析
3.人才培養
① 人才培育模式
② OJT的實操方法
③ 多功能工的培育方法
④ 技能評價模式
⑤ 精益人才培育的特殊性
第三單元、精益生產的應用技術
拉動與看板
推動與拉動生產
拉動生產運行的基本模式
看板
看板的種類和各自作用
一個流
批量生產的弊端
批量生產和一個流的區別
實現一個流的實踐手法
單元化生產
◆案例分析
快速換模
快速換型的定義
內換型和外換型的定義
SMED法的四個基本要求
換型作業動作、時間分析
不斷改進
標準作業
“標準作業”的標準要素
標準工時
標準作業制定
◆案例分析
視覺管理
目視管理的定義
可視化管理的要求
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場所
第四單元、精益生產的基本工具
整體觀-物流信息圖
物流信息流圖的定義和作用
增值和非增值比對
材料、信息和通用圖標
畫物流信息流圖的流程
具體改善-IE方法
工業工程簡介
工序分析
動作分析
時間研究
◆案例分析
精益生產的兩大支柱 -- 自働化和準時化
自働化
人機分離的方法
人機分離的程度
現實分析
實現方法
◆案例分析
準時化
準時化的生產觀念
具體目標
現實分析
實現方法
◆案例分析
第五單元、TPM管理
TPM概述
TPM活動目標
TPM活動內容
TPM教育與訓練
第六單元、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概述
質量管理理念與方法
質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質量改善方法
質量評價與衡量方式
質量文化與質量
第七單元、分組Workshop主題演練
第八單元、現場答疑與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