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礎知識
1.1 卡羅拉島的石頭:一種傳統的記賬式貨幣
1.2 一丟丟必要的密碼學
1.2.1 數字指紋
1.2.2 數字簽名
2 數字貨幣簡介
2.1 古菲幣
2.2 吝嗇鬼
3 比特幣的原理
3.1 公鑰、私鑰和地址
3.2 地址的種類
3.3 錢包
3.4 紙錢包
3.5 交易
3.6 區塊鏈
3.7 交易賬單
3.8 交易數據結構
3.9 交易的傳遞過程
3.10 交易的周期
3.11 公鑰哈希地址
3.12 公鑰地址
3.13 多簽名地址
3.14 數據輸出
3.15 腳本哈希地址
4 比特幣網絡
4.1 P2P
4.2 節點的功能
4.3 節點的種類
4.4 示意圖
5 區塊鏈的原理
5.1 知識點
5.2 區塊頭
5.3 默克爾根
5.4 創世區塊
6 比特幣分叉
6.1 概念
6.2 示意圖
6.3 硬分叉
6.4 軟分叉
6.5 歷史
7 數字貨幣家族
7.1 從比特幣到未來
7.2 區塊鏈應用分類
7.3 超幣
7.4 如何評價一種奧特幣
7.4.1 技術特點
7.4.2 市場研究
7.5 貨幣屬性奧特幣
7.5.1 萊特幣
7.5.2 狗狗幣
7.5.3 福來幣
7.6 共識創新貨幣
7.6.1 點點幣
7.6.2 Myriad幣
7.6.3 黑幣
7.7 雙用途計算貨幣
7.7.1 素數幣
7.7.2 治愈幣
7.7.3 網格幣
7.8 致力于匿名的貨幣
7.9 非貨幣奧特鏈
7.9.1 命名幣
7.9.2 消息幣
7.9.3 以太坊
8 如何交易(W)
9 挖礦和共識
9.1 主要特征
9.2 通縮理論
9.3 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9.4 獨立驗證交易
9.5 挖礦節點
9.6 挖礦的整體過程
9.7 交易的優先級
9.8 創幣交易
9.9 區塊頭
9.10 哈希算法
9.11 工作證明
9.12 難度系數
9.13 難度調整
9.14 網絡確認
9.15 區塊鏈組裝
9.16 區塊鏈分叉
9.17 挖礦和哈希競爭
9.18 Nonce增強方案
9.19 礦池
9.20 P2P礦池
9.21 集中式礦池
9.22 共識攻擊
9.22.1 倍付攻擊場景
9.22.2 拒絕服務攻擊場景
9.22.3 實際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