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培訓回歸價值》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企業越來越看重培訓,然而不少企業卻對培訓期望過高,產生很多負效應,因此,辯清培訓能夠起到的直接作用,才能更好的做好培訓。
本課程針對的培訓的特點,解析培訓的價值點、定位以及資源配置,幫助企業高效構建系統化的培訓體系,讓培訓真正給企業帶來應有的價值。
課程收益:
● 建立正確的企業培訓價值原點與視角;
● 指導企業培訓系統的建立與再整合;
● 導入量化管理的培訓運營與培訓設計;
● 掌握培訓全鏈運作價值點的把控,回歸到企業運營的需要;
● 成為一個培訓職業人的修煉之路。
課程特色:
● 啟發式與訓練式結合。融入且有趣。
● 工具性與落地性助合。明了且可用。
● 快捷性。成果立可見。
全程干貨,以落地的企業全鏈業務為語言。易知、易會、易用。
課程時間:線上1.5-2小時, 線下1-2天。
課程對象:人力資源總經理/總監/經理、學院院長/培訓總監/經理。
課程大綱
一、培訓的現狀與盲區
●引子:通過《買魚桿的故事》引入。
●圖解:全球培訓界六種鏡象。
1.戰略視角:
l 培訓零亂、無方向
2.經營視角:
l 培訓的投入很多,回報很少。
l 培訓注重形式,沒關注價值。
3.管理視角:
l 粗顆粒化。
l 權責利不清。
二、如何構建系統化的培訓
1.客戶價值是什么?(線下分組討論式、提問式。)
1)要人才? 2)要能力? 3)要文化?
1.1公司/組織需要什么樣的人?
1.公司經營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未來某個時間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狀態?
2. 需要“人”解決什么問題?他的責任和使命是什么?
3.什么樣的人才算是我的“人”?他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1.2公司/組織需要什么能力?
1.什么樣的能力才是組織要的?
2.核心競爭力與能力的一致性關聯嗎?
3.能力的持續性如何保持?
1.3公司/組織需要的文化?
1.文化的深度?
2.文化的廣度?
2.培訓的定位是什么?
1)人才工程
2)能力工程
2.1人才定位
1.泛工業化人才
2.泛精英化人才
2.2能力定位
1.中長期能力與業務發展的一致性。
2.能力價值系統。
3.邏輯樹結構
解釋邏輯樹結構,輔以客戶行業實際。
3.1人才培訓結構示例
1.儲干
2.常態事業體
3.新事業體
4.新新事業體
4.資源、組織、制度
4.1資源配置
l 政策
l 資金
l 時間
l 空間
4.2組織進化路徑
量化管理模型分享與解述。
4.3制度化建設
l 制度綱領
l 標準與流程
l 約束機制
l 激勵機制
三、如何運營得有價值
1.全鏈管理
區間 聚焦點
l 戰略端: 秩序、方向
l 計劃端: 合拍、風險
l 設計端: 效果
l 運營端: 顆粒化
l 運用端: 追蹤
l 提升端: 高效綜合
2、落地、落地,再落地
1)專注二點: 讓知識成為技能、讓技能轉化價值。
2)直線、非直線雙線追蹤。
3)培訓、訓練、應用三位一體。
4)公司、受訓人雙牽引制服務。
人才的復制與可移植案例分享。
四、職業培訓人的修煉
1.聚焦客戶
l 學會聆聽
l 熟悉業務
l 成為真正的業務伙伴
2.聚焦市場
l 了解行業趨勢
l 掌握標桿
3.聚焦成長
l 關注增量
l 關注原地增長
l 專注、快速
結尾:
1.點評、分享與總結。
2.學員課后作業與鞏固:行動與承諾----我在未來三個月,真正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說明:
線上平臺:啟發式。注重節奏。每個知識點控制在10-15分鐘。
線下平臺:討論式、體驗式。注重氛圍。每個知識點控制在15分鐘。
(此課題大綱為基本框架,因企業需求,講師可在實際授課中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