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背景: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規章制度的保障,也離不開職業道德這種特殊意識形態的作用。職業道德是指員工在生產活動中所應遵循的、依靠人的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傳統習俗等非強制性手段維系的、以善惡評價為標準的規范、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職業道德以其獨特的功能越來越廣泛地被移植和融合于企業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企業管理倫理化已成為當代企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和選擇。不少企業都認識到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也給員工進行了大量的關于職業道德方面的訓練。但眾多企業都是千篇一律的赤裸裸的告訴員工——要敬業,要忠誠,要守信等等,很少會站在員工的角度,以員工的思維去思考,為什么要敬業?為什么要忠誠?為什么遵守職業道德?導致了培訓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了負面影響,讓員工認為,所謂的職業道德培訓是在上“政治課”。
培訓目的:
1、強化員工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
2、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意識;
3、強化提高員工的忠誠,敬業精神以及責任心;
4、了解并理解誠信、敬業精神、責任意識、使命感等內容;
5、幫助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心態和工作原則,提高職業素質;
6、增強企業凝聚力,促使員工遵章守紀,養成自律品質,完善職業操守;
7、明確職業操守的特質,提高員工對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責任的認識。
培訓大綱:
第一模塊:員工職業道德
一、職業道德:是人們在一定職業活動范圍內應當遵守的,與其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銀行員工職業道德就是同銀行工作人員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銀行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銀行職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銀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二、員工為什么要遵守職業道德?
1、道德的三層含義:由社會生產方式、經濟關系(即物質利益關系)決定 以善與惡、好與壞、偏私與公正等作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和人們的信念、傳統、習慣和教育的力量 ,屬于社會上層建筑領域。
2、道德評價及其特點
道德評價: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是非、善惡判斷,表明自己態度和價值傾向的活動。
道德評價的特點:擴散性、持久性。
3、道德與法律的聯系
國家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內容上存在部分重疊現象
4、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5、職業道德與自身發展
職業道德與人格
職業道德與職業
職業道德與成功
三、職業道德之一:忠誠
1、忠誠的魅力
忠誠是競爭力
忠誠是考察員工的首要條件
2、忠誠于公司
維護公司利益
維護集體榮譽
危難是檢驗忠誠的最佳工具
3、忠誠于領導者
別讓上司靠邊站
不要掩了領導的風采
把委屈咽下去
千萬別得罪你的上司
四、職業道德之二:愛崗敬業
敬業是一種職業精神
敬業是職業活動的靈魂
敬業是從業人員安身立命之本
敬業是對從業人員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
敬業的特征 :主動、務實、持久
五、職業道德之三:團結互助
1、什么是團隊精神?
2、團隊精神的魅力
3、如何做到團結互助?
具備強烈的歸屬感
參與和分享
尊重
信任
協同合作
顧全大局
六、職業道德之四:責任
1、責任感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
在其位,謀其事
從自身找原因
2、做好本職工作
重視自己的工作
干大事從干小事開始
3、責任不容推卸
最根本的人生義務
主動承擔責任
4、職業道德必須與社會道德同在
七、職業道德之五:執行
1、服從第一
服從是領導之母
服從,100%的接受
沒有任何借口
遵行組織命令
尊重、理解和寬容
2、執行暢通無阻
執行力是一種企業信仰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執行力即是決勝力
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
立刻行動
八、職業道德之六:創新
1、惟有創新才能不斷前進
永不滿足,不斷創新
具有危機意識
2、打破一切常規
邁出創新步伐
敢于質疑
打破常規
3、培養和運用創造性思維
問題不只一個正確答案
敢于犯錯誤
主動適應變化
第二模塊:員工職業操守篇
一、文明禮貌
1、儀表端莊
2、語言規范
3、舉止得體
4、待人熱情
二、辦事公道
1、堅持真理
2、公私分明
3、公平公正
4、光明磊落
三、勤勞節儉
1、工作中節儉
2、降低業務成本
四、遵紀守法
1、學法、知法、守法、用法
2、遵守公司紀規、規定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