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領域
生產管理 > 現場管理
適合行業
電力能源行業 生產制造行業 汽車服務行業 通信行業 其他
課程背景
沒有一個企業的成功可以完全離開產品質量,即使是在全球都強調市場和銷售的今天。“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特別是全面質量管理,從“完美無缺”質量管理,到全面質量管理或者是全面質量控制,到ISO9000再到6sigma;遺憾的是,全體員工對“質量管理與控制”并沒有理念和意識,特別是制造產品的員工。 為了讓全體員工對質量管理有一個嶄新的認識。為了使企業能夠改變對質量管理的看法,做好真正意義的質量管理。
課程目標
▲掌握質量管理的方法并用于品質管制中 ▲學會利用特性化和日常的細節管理來控制品質 ▲有效的領導全體員工培養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員工素質和工作效率
課程時長
兩天
適合對象
部門主管、工程師、基層主管
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
第一講:質量基礎概述
一、全面質量管理起源
1.起源:1961年通用電氣,質量部長費根堡姆首次提出
2.定義:企業各部門中,做出質量發展、質量保持、質量改進計劃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四個發展階段
1.1950年戴明博士質量管理概念
2.1970年統計質量控制
3.1986年ISO9000系列標準
4.1990年全面質量管理
三、質量管理的代表系統
1.美國系統
2.日本系統
3.前蘇聯和東歐系統
4.中國的TQM發展
四、七項質量管理原則(ISO900012015)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視頻教學:湖南12歲小孩殺親姑姑和表妹,誰之過?
5.改進
6.循證決策
7.關系管理
上述質量管理七大原則是主導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科學思想,包含了質量管理的全部精華,構成了質量管理知識體系的理論基礎。管理原則是組織內部員工深入領悟,在未來的管理工作中努力實踐的一種追求。一個公司的質量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看該組織是否能將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滲透到組織的各個層次和領域。
第二講:全面質量管理原理
一、TQM的特點和關鍵
1.質量第一
2.為顧客服務(而不是為標準)
3.質量形成于生產的全過程
4.質量具有波動的規律性
5.質量以自檢為主
6.質量好壞要憑數據
7.預防為主
8.科學技術、經營管理和統計方法相結合
二、TQM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
1.TQM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PDCA
2.戴明的PDCA改善循環
1)P:Plan計劃
2)D:Do執行
3)C:Check檢查
4)A:Action改善
案例分析:2011年安徽某高效招聘未按PDCA思路失敗
三、全面質量管理的地位
1.質量指標在我國經濟指標中排3名
2.在世界范圍內,全面質量管理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健全的質量管理方法
3.有新一層的定義,在PDCA基層上有了新的發展,例如:六西格瑪管理
第三講:全員質量意識提升方法
一、一線員工對質量觀念淡薄原因
1.質量跟我有什么關系?
2.質量是哪些討厭QC部門的事情
3.我只要產量達標了,薪水就不會少
案例分享:“三鹿毒奶粉”事件、“豐田汽車召回”事件
二、關于改變,你不知道的三個事實:象與騎象人
1.指揮騎象人(看似頑固抗拒,實則方向不明)
2.激勵大象(看似懶于改變,實則筋疲力盡)
3.營造路徑(看似人的問題,實則情景問題)
三、如何落實質量意識的改變
1.看似頑固抗拒,實則方向不明
1)找到亮點
2)制訂關鍵措施
3)指明目標
2.看似懶于改變,實則筋疲力盡
1)找到感覺
2)縮小改變幅度
3)影響他人
案例分析:聯合國大使杰利改善越南兒童營養不良
3.認可的價值,最簡單的榮譽感設計,就是平時對有質量意識行為給與認可和宣傳。
4.里程牌式的效應:借鑒游戲的思維,設計一個個小的里程牌,如做到給與肯定。
案例分析:格力集團明星員工制度
第四講:生產現場質量控制
一、生產現場源頭的質量控制
1.SDCA循環法
1)建立標準:制定作業標準、規范員工操作手法、明確環境控制標準
2)實施標準:作業標準培訓、考試&評估
3)監督檢查:IPQC品質人員監督、現場管理人員的監督
4)糾正/改善:對于違規的糾正、對于作業標準的改善
2.現場源頭的控制流程
控制源頭(生產要素)==》監控過程(生產加工)==》關注輸出(產品)
二、質量異常的源頭攔截
1.過程質量控制的“三不”原則
1)原則一:不接受不良品,管理方法——工序互檢
2)原則二:不生產不良品,管理方法——源頭控制
3)原則三:不流出不良品,管理方法——源頭攔截
2.源頭攔截的方法
1)首件檢查:操作者實施,管理者確認,檢查者復核
2)過程自檢:全數自檢,按頻率或比例抽檢
3)過程抽檢:批次抽檢,按時段抽檢,同步抽檢
4)工序互檢:批次互檢,按時段互檢,全數互檢
三、質量控制的指標
1.IPQC首檢合格率
2.IPQC抽檢合格率
3.全檢合格率
4.返工率
5.報廢率
參考文檔:《生產現場質量控制流程圖》
參考表單:《首件檢查記錄表》、《IPQC制程檢查清單》
第五講:生產現場質量預防
一、做好原因分析找到真因
1.FTA故障樹分析法
1)故障樹分析(FaultTreeAnalysis)又稱為事故樹分析,是安全系統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2)定性分析
3)定量分析
2.福特8D問題分析與解決步驟
1)D0主題與基本信息
2)D1成立團隊
3)D2問題描述
4)D3緊急圍堵對策
5)D4真因分析與驗證
6)D5選擇并確定永久性改正行動
7)D6執行并驗證永久性改正行動
8)D7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9)D8肯定團隊及個人貢獻
3.質量預防的五大工具
1)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
2)PPAP:生產件批準程序
3)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4)MSA:測量系統分析
5)SPC:統計過程控制
二、標準化落地培訓,質量保證的關鍵
問題研討:標準化工作落地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1.工作教導前的準備
1)制定訓練計劃
練習:如何幫助小陳編制《組裝線的訓練計劃》
2)工作分解:編制訓練教材
3)準備需要的東西
4)整理工作場所
視頻案例探討:胡主管的教導,有沒有讓下屬發生改變?
2.工作教導的四階段法
1)學習準備
2)傳授工作
視頻案例探討:為何組裝鎖螺絲順序是鎖對角?
教導下屬懂得了原理,方能殊途同歸
3)嘗試練習
4)效果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