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傷害預知預警活動簡稱KYT(Kiken Yochi Trainning),是針對生產的特點和作業工藝的全過程,以其危險性為對象,以作業班組為基本組織形式而開展的一項安全教育和訓練活動,它是一種全員性的“自我管理”活動,目的是控制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預測和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故。KYT起源于日本住友金屬工業公司的工廠,后經三菱重工業公司和長崎贊造船廠發起的“全員參加的安全運動”,經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的推廣,形成了技術方法。它獲得了廣泛的運用,遍及各個企業,我國寶鋼首先引進了此項技術。
本課程將詳細講解KYT活動的起源、方法、實施步驟等,并通過實際演示和操作等方法讓學員真正了解KYT活動效果大于形式的精髓。
課程目的:
1. 了解KYT活動的背景與目的
2. 掌握指差呼稱不同形式與運用方法
3. 掌握KYT活動的四步法及其每一步的實施要領
課程設計:
1. 培訓對象:部門負責人、安全管理主管及專員、車間主任、班組長、一線員工
2. 授課方法:講授實例、案例分析研討、經驗分享、實際演示與實際操作等
3. 培訓時間:1-2天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KYT概述
1-1 KYT實施三大目的
? 提高注意力的最佳策略
? 增加員工工作士氣
? 規范員工行為,消除不安全行為
1-2 KYT起源與實施背景
1-3 KYT實施成果:基層員工自主安全管理的最佳實踐
? 案例:某公司實施KYT活動前后及成效展示
1-4 KYT實施誤區與正確理解KYT活動
第二部分推進前準備
2-1 成立KYT活動小組
2-2 KYT小組成員分工
2-3 關于指差呼稱的使用
2-4 指差呼稱touch and call的運用案例與運用場合
2-5 指差呼稱的運用目標
2-6 不同人數的指差呼稱的運用案例展示
2-7 現場演練:指差呼稱運用
第三部分 KYT推行4R步驟
3-1現狀把握(危險因素找出),三種危險源識別與描述方法
? 因為…所以…
? 做了…導致…
? 因為…作業做了…導致…
? 危險源的觀察方法:不同方位、不同對象
? 危險源與后果(風險)之間的邏輯關系處理
? 危險源與事故之間的關系
? 團隊群策群力的方法與三大禁忌
? 演練:KY卡片運用,識別潛藏的危險
? 鼓勵團隊成員踴躍發言的方法
? 現狀把握中的常見錯誤行為
3-2本質追究(找出重點危險)
? 標記“○”和“◎”的基本原則
? 主持人引導團隊成員思考的方式
? 階段的指差呼稱的運用
3-3制定對策(針對重點危險提出對策)
? “若是你,會如何去預防、防止…”的運用
? 尋找不少于3條預防對策
? 用“應該”做什么的方式描述,避免“不得、不做”的方式
? 危險源治理的三大禁忌
3-4制定對策(選出最優化的重點安全實施項目)開展手指口喊活動
第四部分 成功推行KYT的密決,主管KY
第五部分 演練與發表
4-1 演練:根據圖片內容和4R步驟,逐項進行演練
4-2項目發表:挑選公司內現場課題,分組發表與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