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力(精細化管理)
〖課程大綱〗(實際授課會根據時間、具體情況等作相應調整,包括內容前后順序的調整)
一、 為什么要引入精細化管理?
1.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粗放式管理現狀
2. 粗放式管理背后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端
3. 當今企業面臨來自內外部的競爭與挑戰
4. 必然到來的五大轉變呼喚精細化管理
1) 隨意化到規范化
2) 機會型到戰略型
3) 經驗型到科學型
4) 粗放式到精細化
5) 外延式到內涵式
二、什么是精細化管理
1. 精細化管理的起源和發展
2. 精細化管理的本質—“細”是手段,“精”是必然的結果
3.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
4.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態度
5.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途徑
6. 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可以用五精四細來解讀:
五精:精華、精髓、精通、精品、精密
四細: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分市場和客戶、細化戰略和目標、細化企業管理制度
三、 采用“八化”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精細化管理
1. 細化:任務分解要細化(橫向到個人,縱向到時間);布置工作要細化(符合SMART原則);制定計劃要細化(符合5W2H原則);指揮、指導要細化(有效溝通原則)
2. 量化:績效衡量標準要量化或行為化,不能量化或行為化的指標不能作為關鍵績效指標
3. 流程優化:要本著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流程化和規范化的思路,不斷改進和優化關鍵業務流程,提高結構性效率
4. 協同化:工作流程的上下游、工作單元之間的銜接配合要合理有序,強調為內部客戶服務的理念
5. 模板化:核心業務流程的關鍵節點輸出產品要模板化,包括文檔格式、數據格式、內容結構等
6. 標準化:統一規格標準、操作標準、服務標準。具體包括各種公文格式的標準化、各種記錄的標準化、各種作業流程的標準化、各種服務的標準化等
7. 實證化:績效評估實證化。以事實為依據,對照績效標準,進行事實結果核對比較,強調日常數據及事實的收集
8. 嚴格化:執行的標準和控制偏差的標準要精細,結果的處理要嚴肅、要認真、要嚴格
三、 實施精細化管理實施的前提
1. 健全的組織體系
1) 你的組織分工明確嗎?責任到人了嗎?
2) 了解如何對待分工的“三不管”地帶嗎?
2. 優良的企業文化
1) 企業有明確的精細化文化嗎?
2) 企業文化是停留在墻上還是已經逐漸成為員工自覺的行為習慣和方式了嗎?
3) 企業的溝通渠道順暢嗎?
3. 高素質的員工的隊伍
1) 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必須的培訓嗎?
2) 企業創造了一個公平公正的評估體系和激勵制度嗎?
3) 員工對企業管理的參與度高嗎?
4. 創新的管理理念
1) 企業鼓勵創新的理念和做法嗎?
2) 我們是否認可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四、 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注意事項
1. 循序漸進、避免冒進
2. 堅持不懈,防止反復
3. 持續改善,精益求精
4. 避免數字游戲
5. 避免“拿來主義”
6. 避免喜新厭舊
五、 精細化管理的經典案例--豐田管理方法、海爾日清工作法、德國管理精細法、蘇州德勝管理法、華為管理、萬達管理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