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宗旨:
高利潤的年代似乎已經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微利時代,也就是如
何在有限的外在獲利因素環境下,創造最大的利潤空間,這一切自然得由自身控制
的生產成本去著手,簡而言之,利潤為售價與成本間差異,既然外在售價因素無法
操之在我,如能將自身生產成本在維持既有產品品質情況下不斷往下修正,其所向
下修正的成本自然成為獲利的空間,尤其現代消費者要求的低價位、多花色品種、
高品質的產品,對生產廠家間的競爭增加許多無形壓力,尚若能以節省成本用于增
加產品的功能,自然能在激烈的市場中占一席之地。
降低成本似已成為現代企業共同迫切性的課題,只有自身內成本采取積極內控
,方能使企業經營立于不敗之地
(課程特色:
1.
企業盈余與獲利來自成本的降低,本課程從企業內各角度探討成本結構及成本降低
的
方法。
2. 提升學員對生產成本的認識與注重。
3. 應用IE手法與工具,快速導入生產線的改善,提升生產效率。
4. 應用PC/MC手法,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力。
5.
運用講授法、討論法、實例演練法、個案研討法…等方式教學,講課內容生動、務實
。
( 上課時數: 12-18小時 。
( 適合對象:
生產主管、生管、物控、倉管、生技、IE人員、財務人員及中高階主管。
(課程大綱:
|一、企業如何因應21世紀帶來的沖擊 |五、如何運用IE手法提升生產效率 |
|1、制造業面臨的壓力 |1、工時測定 |
|2、降低成本的基本立場 |2、IE改善手法 |
|二、成本的基本概念 |(1) 稼動率分析 |
|1、成本的區分:依類別、依特性 |(2) 制造程序分析 |
|2、成本的結構與內涵 | (3) 工廠布置 |
|3、成本異常的警訊 |(4) 動作研究分析 |
|4. 成本改善觀念的建立 |(5) 生產線平衡 |
|三、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3、流程改善 |
|1、降低成本的主要對象 |4、ECRS法-IE改善原則 |
|2、降低成本的要點 |六、如何運用PC/MC手法提升生產力 |
|3、成本統計與問題分析 |1. 生產計劃與交期管理 |
|4、柏拉圖與特性要因圖的運用 |(1) 產能負荷統計分析 |
|5、降低成本的方法 |(2) 生產進度的安排 |
|(1) 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法 |(3) 工作指派與進度管制 |
|(2) 降低人工成本的方法 |(4) 交期延誤的預防與解決對策 |
|(3) 降低制造費用的方法 |2. 高效的物料計劃與倉儲管理 |
|(4) 降低品質成本的方法 |(1) 傳統存量管制方法的迷思 |
|(5) 降低研發成本的方法 |(2) 主要的存量管制模式 |
|(6) 降低設備成本的方法 |(3) ABC分類與存量管制的關聯 |
|四、如何消除生產浪費 |(4) 倉儲管理問題與改善作法 |
|1、消除浪費的基本概念 |3. 如何縮短生產前置時間 |
|2. 尋找浪費的4M方法 |4. 如何運用e化提升生產力 |
|3. 生產的七大浪費 |七、現場問題解決的技巧 |
|(1) 等待的浪費 |1. 如何發現現場問題 |
|(2) 搬運的浪費 |2. 現場改善意識的激發 |
|(3) 不良的浪費 |3. 解決現場問題的十個步驟 |
|(4) 動作的浪費 |4. 解決現場問題的手法簡介 |
|(5) 加工的浪費 |(1) 品質手法: |
|(6) 庫存的浪費 |發掘現場問題的法寶 |
|(7) 制造過多(過早)的浪費 |(2) 腦力激蕩法、5W2H法 |
|4. 生產浪費的原因分析 |(3) 達爾飛法: |
|5. 如何杜絕生產的七大浪費 |找出重要現場問題的利器 |
|6. 消除浪費的迷思 |(4) 品質機能展開(QFD) |
|(1) 假效率與真效率 |(5) 提案改善制度: |
|(2) 個別效率與整體效率 |工作改善-小兵立大功 |
|(3) 稼働率與運轉率 |5. 實務演練: |
| |.各部門成本問題探討與改善 |
-----------------------
生產成本管理與浪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