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技術在信訪工作中的運用(提綱)
新的時代賦予信訪工作新的內容。當前,改革開放處于“發展黃金期”和“矛盾凸現期”,可以說是機遇和挑戰、危機和發展并存的時代。如何正確處理褚如征地拆遷、勞資糾紛、城建環保、勞務矛盾等新情況、新問題,筑起社會公共安全新城墻,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經過對信訪工作的研究,我們認為信訪事項處理的成敗有兩個因素,一是對政策、法律、法規的熟知和應用能力。二是對工作對象心理狀態的把握能力。而對信訪人心理狀態的把握,一是要求信訪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二是要創新工作思路,積極引入信訪工作心理干預機制。
一、心理干預的概念、目的和作用
(一)心理干預概念。
(二)心理干預目的。
(三)心理干預作用。
二、心理干預在國外的發展及國內現狀
(一)心理干預機制在國外的發展。
(二)心理健康服務機制在國內的現狀。
(三)心理學引入信訪工作的依據
1、理論依據
2、政策依據
3、法律依據
4、心理咨詢技術介入信訪工作心事雙解的案例:
案例研究
案例一:對趙某鬧訪事件的化解。
案件二:對王某纏訪事件的有效穩控
三、造成信訪難題的主要心理因素
(一)心理失衡,需要得不到滿足。
(二)受別人唆使,謀取不合理利益。
(三)應激水平較高,宣泄負面情緒。
(四)暫時的意識狹窄,對現實世界的不信任。
(五)偏執人格或其他精神疾病障礙。
案例:
四、心理咨詢技術在信訪工作中的運用
(一)“尊重、接納”來訪者,是良好信訪關系建立的基礎
(二)“熱情、真誠”對待來訪者,促進良好信訪關系的建立
1、真誠不等于說實話。
2、真誠要適度。
(三)“理解”來訪者是建立良好的信訪關系的關鍵
首先要解決對他們的情感問題。要充分認識到來訪者是需要特殊關愛、安撫、幫助的,需要帶著特殊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去解決他們的訴求和困難,而不是把他們看成是找事、是“刁民”。其次要做到“三有推定”:
1、有理推定
2、有解推定
3、有過推定
(四)傾聽與共情技術建立良好的信訪關系
(五)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化解情緒困擾
(六)利用心理咨詢的相關技術控制會談方向。
心理咨詢的一般技術有:
1、“釋義”技術。
2、“中斷”技術。
3、“引導”技術。
4、“面質”技術
第二、避免個人發泄。
第三、在信訪關系建立初期,建議用嘗試性面質。
5、自我開放技術。
6、心理疏導技術。
該項技術在實踐中要求
(七)防止“去個性化”,避免集體訪中的破壞性行為。
(八)利用心理學技術,辨別來訪者的不同心理狀態
1、區別正常與異常的心理狀態
可歸納為如下三點:
(1)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
(2)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
(3)社會功能受損,由于精神障礙導致的社交功能障礙和對社會應盡職責表現紊亂。。
2、來訪者常見的人格障礙
(1)偏執性人格障礙:
(2)沖動性人格障礙。
(3)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總之,將心理咨詢技術運用到接訪工作中是有益的嘗試??梢酝ㄟ^提高來訪者的認知,改變糾正不正確的心態,用辯證的觀念看待和處理自己的申訴問題,從而徹底息訴息訪,可以疏導來訪者怨氣、消除上訪者心理障礙,促其息訴罷訪。達到心事雙解的理想目標。將心理學引入信訪工作是解決好信訪工作的新探索.接訪時運用心理咨詢技術可使信訪工作向科學化、人性化、藝術化方向發展。
當然,將心理咨詢引進信訪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找準心理學和法律法規的契合點。
課程特色:理論聯系實際加案例分析,實操性強。
課程受眾:信訪干部